公有链平台作为一个公共产品,怎么开放地治理好是一个长期的课题。目前的机制设计或许很简陋,但总要有个尝试的开始。哪怕,这种治理机制让人怀疑是基金会操控的橡皮图章。
今天,有人愿意花大成本来试一试,就像商鞅变法“徙木立信”时,那根木头被人搬了起来,也许是一个好的开始。我也注意到在论坛里,有很多对于投票方向不认可的声音。
作为系统的开发者,也许我能做的,就是力求客观地讲清楚整个机制的规则,让每一个参与者了解自己能做什么,在做什么。
关于投票权
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,PoS 锁仓和 DAO 锁仓是不冲突的。它们不是叠加关系,是共存关系。
举个例子,如果你有 PoS 锁仓,那么你还可以进行 DAO 锁仓。如果你又锁了一年 DAO,那么,一年内,质押肯定是取不出来的,但参与 PoS 不受影响;一年以后,DAO 锁仓的影响就完全消失了,PoS 可以随时退出取回质押。
据我了解,团队里有人在开发 PoS Pool 的 DAO 治理能力,允许矿池用户通过矿池参与 DAO 治理。不知道现在落地情况怎么样了。
关于投票参数
目前包含 4 个参数
-
PoW Reward, 这个最好理解,就是每个区块的 base reward,大家都理解
-
Interest Rate, 影响两个方面:
a) PoS 的基准利率(翻倍后实际利率可能超过 20%)
b) PoW 存储抵押利息收入(只占 PoW 总收益1‰,不是很重要) -
存储抵押燃烧率,这是 CIP-107 引入存储抵押燃烧机制后新增的参数。数值越高,通过 burn 创造的通缩越高,但矿工的 PoW 收益会降低(目前影响不足1‰)。
-
Base Fee 燃烧率,这是 CIP-1559 引入后,为了处理 Conflux 共识的问题,将一部分本来以太坊机制中烧掉的 fee 发给矿工,从而产生的参数。
前两个参数主网启动时就有(不过 DAO 投票是 CIP-94 之后才有的),和经济模型高度相关,和通胀相关,我愿称为“印钞机的参数”。但印出来的代币,是分配给算力,还是发给代币质押,两个参数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。
后两个燃烧率本质上是分蛋糕的参数:是烧掉(价值分摊给持币者)还是发掉(发给矿工)。数值越大越利好前者。目前蛋糕小得很,怎么分不太重要。不过,如果 Base Fee 燃烧率过高,可能在网络拥堵时增加交易失败率。
两个通胀参数代表不同群体的利益,像这位巨鲸这样两个参数都拉满,不太像是出于利益的决定,倒更像是单纯地来搬一搬“商鞅的木头”。